芬蘭電梯大廠通力看好台灣市場 搶攻365億元商機

經濟日報 2025/06/26 20:20
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/台北即時報導 世界第三大電梯品牌、芬蘭電梯大廠通力KONE看好台灣電梯市場,擴大佈局,將極搶奪新梯、維保商機,通力台灣董事總經理劉繼然26日表示,短線瞄準中高端商辦市場,長線將打進國內住宅市場,力拚在台市占率從5%上升到10%。 劉繼然表示,據統計,去年台灣建築物屋齡超過30年占50~60%,由此推估台灣電梯使用年限超過15年者約占40~50%,再加上高樓林立,電梯需求數量逐年攀升,預測台灣電梯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逾365億元。 以亞太地區來看,劉繼然分析,看好台灣電梯市場,像台灣與上海人口人數相當,但是台灣的電梯數量卻是上海的兩倍,加上近年受到半導體產擴廠升級,推升商辦需求度,亦帶動電梯產業的發展。 除了深耕商辦市場,通力也在多項國家級重大公共建設中扮演關鍵角色,包含台北捷運、高雄捷運、高鐵車站、桃園國際機場與台北大巨蛋等。此外,晶圓龍頭大廠、醫療重鎮如台北榮總、三軍總醫院、五星級酒店與大型百貨商場等,也都是通力長期合作的核心客戶。 其中,通力在台灣的重要指標性建案「台北雙星」智慧雙塔,該案共導入94台通力電梯,其中32台為雙層智慧電梯,搭配DCS智慧型派車系統,實現從1樓直達68樓僅需34秒的效率,成為全台最具代表性的智慧電梯地標。 劉繼然指出,隨著台灣各地陸續出現大量指標性的超高層與複合式建案,通力除了讓更多新技術在台灣實踐外,也正積極拓展人才來源,目前已與大專院校產學合作,推動實習生制度,期盼未來有更多人可以加入電梯產業。 針對電梯安全議題,劉繼然指出,根據大數據觀察,造成電梯困人事件的前三大主因為門系統、控制系統與轎廂故障。相較於過去只能等問題發生後才能處理的傳統維保模式,通力24/7 AI 智慧預測性維保服務,可透過即時監測與AI演算,精準識別並預警潛在風險,有8成的問題可被有效解決,同時節省管理者的時間與金錢,這項24/7 AI智慧維保服務適用於所有電梯品牌。 劉繼然指出,公司協助客戶將人員被困風險降低約 40%、設備故障率減少55%,單次故障的平均處理時間也縮短約55%,大幅優化維保品質與乘客體驗。